尽管盟军先前在北非战场取得了胜利,在研拟击败轴心国的最佳策略时,盟军内部仍是争执不休。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倡以英国传统海军为主的周边战略作战。由于英国传统上拥有更强大的海军,他们对抗大陆敌人的方法是把作战视为一个整体,利用周边一连串小规模行动削弱敌方实力。英军主张地中海战略,把大规模盟军陆军训练成数批海军陆战队在地中海自意大利多处登陆,打几场限制兵力、不致于“一次投入重兵”导致伤亡过重的会战,渐次推进内陆。
然而,美军参谋确信全力自法国登陆开战有其必要,也可以早日结束在欧洲的战事,此时不应有其他军事行动分散兵力妨碍延后登陆法国。拥有强大军力的美军,主张以大西洋战役的胜利为基础,直接跟德军在欧洲北部的主力部队决战。
最后,盟军高层决定在1944年初大举进攻法国,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希望把意大利抽离战事。因此盟军决定在不影响主要战线的情况下对意大利进行军事行动[4],借此令英国皇家海军彻底掌控地中海,让英国大幅改善与埃及、远东、中东、印度的联络通讯能力。同时迫使德国把苏联在苏德战争上的德军抽回保卫意大利及法国南部,有利苏联对德作战。当时盟军甚至一度期望意大利的投降,能迫使德军放弃意大利退回北边。
1943年9月,盟军成功自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本土,意大利一度向盟军投降。盟军成功将大量德军牵制困在意大利,导致德军无法征调多余兵力支援西北欧[5]。
在卡西比尔停战之后,根据阿道夫·希特勒为应对意大利叛逃而制定的作战指令( 阿赫塞行动) ,部署在城市南北的德国国防军立即采取军事反应,在意大利首都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罗马保卫战。
由于缺乏城市防御的组织计划和对抵抗德国占领的军事抵抗的协调管理,以及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与宫廷、政府首脑和军事领导人同时逃跑,该城市很快被纳粹德国军队攻占,皇家军队和平民徒劳无功地进行了抵抗,由于缺乏连贯的命令和联系,大约有 1,000 人阵亡在战场上。
许多方面都将意大利军队的迅速崩溃归咎于军事和政治领导人,他们被指控故意未能做出安排来确保城市得到充分防御。